您好,欢迎来到旦昊中医馆! 今天是:

病例分享

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

学医体会-白菜心黄豆汤实践及思考

2017-04-20

    近来有两个小儿咳嗽患者,试以彭子白菜心黄豆汤治疗。大致如下:

    案一:蔡某,男,5岁,面色黄黯似有垢象,白睛亦稍黄。

    2017-3-1两脉滑,微数,总体中沉取多,轻取少,按之有力,左脉大于右脉,右尺稍不足。舌尖上红点较多,舌苔薄白,咽不甚红。

    患儿于2月12日因发热来诊(约38.2°),当时无恶寒,小儿热时精神倦怠、面红,作吐数次,呕吐物气不酸臭,纳差,口渴喜饮,稍口气,手足温、手足心有少许汗,大便不甚畅。以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后热退。遗凌晨4时许咳嗽,遂以麦门冬汤入天花粉、石膏、马勃等数剂,并嘱其以猪肺炖枇杷叶服,小儿咳嗽反复,至3月1日复诊,咳嗽晚间1时许明显,日间亦偶作,少许痰音,大便粘而稍臭,纳寐一般,口气不显。

    小儿舌脉为有内热之象,虑因之前用药不够果断,见其面色黄、神倦(后回想,此面色黄较深,似偏浊垢、白睛亦稍黄,应是内热之征,而非中虚脾虚之萎黄、浮黄),未敢放胆用生石膏,遂致肺热留恋不去,且近来多小儿咳嗽为咽喉部(较深)问题,或是时令如此?遂拟下方:

    炙麻黄3 杏仁8 炙枇杷叶8 生石膏20 枳实8 炒牛蒡子8 马勃8 生甘草6 天花粉9 姜半夏9 淡豆豉15 炮姜3 茯苓9  *3

    三日后其母电诉,舌尖红点减,晚间12时许仍断续作咳半小时,有少许痰音,大便量仍不多。纳寐尚可,口气不显。

    嘱黄豆一把、白菜心一个,浙贝、枇杷叶各6g,水煎代茶饮。 *2

    2日后其母反馈,服后小儿夜间咳失,日间仅偶作一两声。

    嘱白菜心一个、三豆、山药炖猪肺予小儿服两日。

    案二:陈某,男,1岁半,面色黄黯、山根青,胆小哭闹

    2017-3-4-9:50am脉滑,微数,两关少许细象。咽不红,舌淡红,苔白稍厚腻。

    患儿自2月22日发热后遗时作咳嗽,来诊前一晚突加重,12-2时许显,有痰音,日间少作。口气稍酸臭,大便头干后软,气臭。拟方如下:

    柴胡6 生白芍6 枳实6 炙甘草3 生甘草3 姜半夏6 细辛1 淡豆豉10 大枣1个 杏仁8 炙枇杷叶9 制陈皮6  *3

    3月6日其母反馈,小儿咳嗽未见缓解。

    嘱白菜心一个、三豆各一把,浓煎入少许白糖,代茶饮。

    3月8日复诊其母诉:小儿夜间咳嗽大减,仅晚间12时少许干咳,晨起稍咳。且视小儿面黄黯之色有退,不似前诊烦躁哭闹。

    思考:两个案例小儿咳嗽均为高热过后所遗,以夜间11-1时显,为胆经主气之时,面色均偏黄黯,脉象微数。案一以肺热处理(麻杏石甘汤加味),案二以肝热处理(四逆散加味),效均不显,嘱服白菜心黄豆水后,咳嗽明显好转。

    “此为一切药所不能及,食品中养金养木平热息风兼养中气,恰合机宜之方,多服可也。”

    现正值春令,当木气疏泄之时,高热正是木气偏于疏泄之征,咳嗽盖因木气冲开肺金,肺金收敛衰退所致?11-1时为胆经主气,木气始动,冲击肺金,故咳嗽此时为甚?

    如彭子所言“皆木气疏泄偏胜,金气收敛衰退之病。金气收敛衰退,再遇降肺疏肺之药,肺气更衰,疏泄更加,咳必更甚,中气更坏之故。只须养木气平疏泄,木气一和,即不疏泄上冲,肺气自降,咳自能止,不可忽也”。

    虽用之有效,却不知其所以然。

    如果真是木气疏泄、肺金收敛衰退所致,为何前高热时一派肺内郁热之象?白菜心黄豆汤,彭子用于疹子、猩红热所致咳嗽,见于《温病本气篇》,但两案脉象并无躁急模糊之象?


    陈丽端

在这边粘贴网站统计代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