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
2019-07-26
近日流感思考
尊敬的师父:
您好!
近月厦门天气变化无常,雨水多,断断续续的下,往往雨刚停炎阳即出,闷热异常,此等湿热蒸腾状态容易形成疫气。故而近月余学校流行性传染病颇多,常闻整班停课,学校多发热尤其紧张,一经发现都需在家休息数日。
弟子觉此类发病多与湿热毒疫,中焦困阻有关,病症多以高热为主,40℃常见,未正确处理常见发热三日以上,下午及夜热势高,伴随较明显的传染性,经常有一家均生病的。此天气虽类似发病较多,但不能排除其他病因,因为空调的使用,也有表寒诸类的。
弟子自觉此类疫病的治疗,疫毒盛者较多数,可予五根汤加减治疗,湿热盛者以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,此仅简单的列举,具体使用还应以临床脉象及具体症状为主酌情考虑。
以下是几个简单的案例:
案例一:6月3日来诊,苏某,6岁,形瘦,两脉滑稍韧象,整体偏数。舌略红,中白腻苔,咽稍滤泡。昨始发热,人疲乏,夜偏高39℃,咽稍痛,偶尔咳嗽。纳可,口稍渴,大便干,小便可。
甘露消毒丹8(后下) 柴胡12 酒黄芩6 板蓝根8 桔梗8
生甘草10 姜半夏10 芦根10 白豆蔻8(后下)
加水1斤,煎150ml,连服 三包
服药一剂,当夜即退,后药服后病愈。
案例二:6月4日来诊,黄某,男,5岁,形瘦。两脉滑细偏急数,舌略红,薄白苔,咽红夹黄脓点。今日下午突然发热,体温39.2℃,无汗,精神差。纳一般。大便未解。小便不黄。口渴咽痛。
连翘6(后下) 芦根12 白茅根12 板蓝根8 山豆根6
生石膏12 桔梗10 黄豆10 黑豆10 绿豆10
红花6 加水1斤,煎150ml,连服 三包
隔日凌晨热退未再起,因咽喉脓点未痊愈后再诊一次。
近一个月来,类似的案例较多,方法得当多一两天发热即可控制。以下仅弟子一些粗陋思考,不正之处望师父指正。
此致
敬礼
19-6-12
弟子吕龙
师案:
此证多治疗清解,有时少佐外透,若有动血之象,有必要合入凉血之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