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旦昊中医馆! 今天是:

医海拾荟

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

变化.道的循环 白露

2019-10-28

变化。道的循环

 

津轻

 

处暑的尾巴,是凉爽的,不闷、舒适,这意味着气温的降低,昭示着下个节气——白露,的到来(黄历八月初十,公历20190908日)。白露之名来源于,因气温降至一定程度后,达到了露水形成的条件,加上颜色偏白,所以这阶段被称为白露,一方面提示了气候的特点,另一方面也指出了气候变化所导致的物候的产生,互为因果关系。

 

进入白露后,很快的,广阔的神州大地将迎来金秋季节。凉爽的秋风代替了夏风,使得地面温度散失速度加快,这是节气转换所带来的普遍变化。然而由于神州大地面积广阔,南北气候仍有显著差异,如白露后,华北地区降雨量会大大减少,有机会出现夏秋连旱,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种植与收获;而华南地区则秋雨连绵,平均23天下雨一次,如四川将出现一年中雨水量最多的时节,过多的雨水对于农作物也是不利的。

 

白露三候:

 

白露的物候挺有意思的,一方面它与前面个别节气的物候相联系,另一方面揭示了物候的习性特点,并且它们都与鸟儿有关。

 

对白露气候第一个起反应的是大雁,还记得雨水时她们朝北方进发了吗?现在她们由于北方气候已不适宜居住,而回到了相对较暖和的南方,是为鸿雁来;除了大雁,还有燕子,她们春去(春分物候之玄鸟去)而秋来(白露物候之玄鸟归),悄然无声地轮回之余,依旧为大地增添亮丽的景色;最后一候是群鸟养羞,指鸟儿们感受到天地渐增的阴气,便开始储存粮食、梳理羽毛,以应付不远的冬季。

 

传统习俗、节日:

 

在农闲之余,农民会进行秋兴的活动,简单来说,便是斗蛐蛐。斗蛐蛐从宋朝便开始流传,至明清达到鼎盛,现已成为百姓的一大娱乐活动。而选在白露进行,有它的必然性。蛐蛐,也就是蟋蟀,属于时令虫,在立秋后开始孵化成长,到了白露便是成熟、健壮的时期,也就被人们挑选来进行斗争。

 

想必大家都知道清明节,但大家又知道我们熟知的清明,又被分为小清明吗?至于大清明,则是在白露这天。白露时节到,先民无论男女老少,众聚一堂,举行拔除不详的祭祀活动,或在宗庙,或在水边,亦或者是社坛举办,活动的方式也因人而异,有熏香、沐浴者;有秉火求福者,甚至有用牲口血涂抹全身,以达到祛除污垢,重返洁净的效果。补充一下,小清明同样有春禊活动,主要以踏青为主。

 

在饮食方面的特色,主要是围绕茶,和酒。对于茶客而言,白露是饮茶的好时机,此时所采的茶,被称为白露茶,没有春茶的娇嫩,也没有夏茶的苦涩,而自有一股甘醇清香。对于酒客,白露期间有必喝的,所谓的白露米酒,用糯米、高粱等五谷酿制而成,略带甜味,主要用于接待客人。除了茶酒外,在文成县,有在白露吃番薯的习俗,认为可以令全年吃番薯丝喝番薯丝饭后,不会反酸。

 

另外,在浙江温州等地,有在白露时收集十样白的习惯,主要是十种名字带有白的草药,如白木槿、白毛苦等,用来煨鸭、乌鸡以作进补,据说能治疗关节炎。

 

白露期间所要注意的事情很简单,就是注意防着凉,特别是足部和后背。兼以适当作户外活动,以增强体魄;避免进食生冷食物,以防止肠胃病的发生。

在这边粘贴网站统计代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