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
2019-10-28
医旦随笔(七)
旦昊中医 询心
题记:浅析近期外感发热与咳嗽
(注:文中用药仅供参考,具体治疗请咨询专业医师,请勿自行使用)
大家好,询心又与大家见面了,近期大家周围是否不停的传来咳嗽声呢?发烧和咽喉问题可以说是询心最近最常碰见的情况了,这期询心想简单总结一下最近我们接触的病证有哪几种类型。
一.发热为主,伴干咳
这种类型占了较多数的情况,患者以发热为主证,其特点为热势较高,持续在37-38℃,偶有高热至40℃及以上者;伴咽部红肿充血,亦有少红者;咳嗽较剧,痰音不显,常以嘶哑性干咳为主,其他伴随症状可能有眼结膜炎、尿频尿难等。其舌质特点往往较鲜红,苔常较少。
此症相当于西医的腺病毒感染,是中医温病夹杂疫毒起病的一种,其发热极易反复,常规的发汗退热药只能起一时作用,退后往往半日不到又见发热,且汗出热退后再伤津液,容易产生坏证,以下将单独列出;尤以儿童为主,其病程一般以7日为周期,家长们常常期间看见发热即用退热药,往往愈治愈坏。
此类温病治疗不以汗解,轻在上焦者以银翘散加减;舌质干红伴干咳的需合入沙参、麦冬等养阴药;舌苔浊腻者可加入芳香化湿药:如藿香、苍术。有口咽部症状者,可加入五根汤合清热药;如果担心药味偏凉,药过多,恐伤胃气,可加入少许炮姜调治。
此证严重者发热可持续1周或以上,治疗看护须有足够耐心,家长们需注意发热情况,治疗需防止疾病进一步进展,坏证可能发展至肾炎或心包炎,如出现血尿或泌尿系症状尤需注意,其患儿一般精神尚可,如果患儿忽然精神萎靡、尿少纳差,口唇色艳,是疾病发展的表现,需要进一步治疗。
二.咽痛为主,伴发热
此类相当于西医的化脓性扁桃体炎,其证见咽后壁多滤泡、红肿、脓点、溃烂不一,咽痛较显,可伴低热或高热,咳嗽痰多,痰液黄黏浓性,常可伴有慢性鼻炎加重,鼻塞浊涕显,体温亦可高至40℃,严重者四肢酸软,疲乏无力;小儿重者可出现呕吐、抽搐、昏睡等。
此证发病急,有时咽肿、白脓密集,但咽痛不显,特别有些小儿尚不知表述或家长没加以注意。查体扁桃体及咽腭弓应有明显红肿及脓点,初期可能先以咽痒,加以恶寒发热表证为主,应与一般外感加以鉴别。其他伴随症状包括:目红伴眼屎增多,小便黄少,大便秘结等。其证舌质不一,舌苔往往较厚腻。
治疗上以五根汤和清热利咽药为治,有合病鼻、耳五官,少阳头痛者,可合入小柴胡汤;肿大为显的可加入:玄参、浙贝;咽部溃烂、脓点密集的可加入:桔梗、千张纸、马勃、牛蒡子等;热势较盛的可加入:银花、连翘、竹叶等。
需要注意的是,五根中的山豆根,部分咽部症状明显的患者服用后,会出现呕吐或者腹泻的情况,但吐泻后往往症状大减,我们对此的理解是:山豆根有较强的利咽作用,容易刺激咽喉引起呕吐表现,没有大碍。
如有大便秘结不下者,应设法排下粪便,舌质红绛者,可适当加入养阴药;小儿常伴有纳差、腹痛,积滞等表现者,可加淡豆豉、神曲等。
三.湿热证
此次还有一种湿热证表现,发热热势缠绵,症状可能同时有上面两种分型的表现,较特殊的是常伴有头昏沉,目眩,精神倦怠,身困重,食欲差,大便秘结或粘腻;舌红,苔厚腻有似豆腐渣样者,均可能合病有湿邪作祟,其证同样可见40℃高热,咽后壁黄白脓点,应主要以舌苔,伴随症状加以区分。
此证可在询问病人时,详细询问是否有在湿热天气出行等经历,是否有头晕欲吐、恶寒身重等类似“中暑”的表现。
治疗可根据咳嗽及发热的剧烈程度加减用药,如果外感症状明显者,应加入:连翘、薄荷等;咽部不适明显者,也应在五根汤的基础上加减用药,因此证有湿邪围困,应加入苍术、藿香、白豆蔻等芳香化湿药;小便不利者,可加入冬瓜仁、白茅根等利湿药;也可用甘露消毒丹为治。
总而言之,此次外感咳嗽病势凶猛,病程长,合并症状复杂,治疗不易,医生和病人双方都应有充分的耐心,尽力防止病邪深入,切勿心急,图一时热退,造成心脏、肾脏脏器的慢性损害;或热入营血,发生免疫风湿性疾病或血液病,都是难以接受的后果。
接下来,我们分享2个治疗案例,供大家参考:
1. 马x 女 32岁 (化脓性扁桃体炎)
初诊:2019-6-29-01:00pm两脉滑细,两关细象多。查体可见咽后壁充血红肿,多有黄白脓点。
诉:昨日发热,最高达38℃,伴身痛。
现人咽喉交界处作痒连及双耳,昨夜寐时汗多,现人身痛几失,汗少,热退,体温36.5℃。
纳可,口不干不苦,饮多,寐可,小便偏黄,大便日一行,质色正常,末次月经6月17日至23日。
望治疗咽部症状
① 桔梗18 生甘草15 生地15 玄参15
马勃10 山豆根10 柴胡15 黄芩23
生姜15 红枣3个 羌活6 黄柏6
加水1000ml,煎取300ml,服2休1 ×3
② 生艾叶15g 浸足 ×3
二诊:2019-7-03-01:45pm舌脉如上。查体可见咽后壁充血红肿,多有黄白脓点。
诉:近几日未再发热,服药后小腹偶作胀,多矢气,解后觉舒。现咽痒几失。
纳可,晨起口干苦,欲饮水,寐可,多梦。晨起口气显,小便偏黄,大便日一行,成形偏软黏,不易解,有便不净感。
望治疗咽部症状
① 麦冬18 北沙参30 甘草12 玄参15
桔梗15 千张纸8 马勃8 淡豆豉20
生姜15 红枣2个 桑葚20 黄芩8
柴胡12
加水1000ml,煎取300ml,服1休1 ×5
② 生艾叶15g 浸足 ×5
2. 吴xx 男 9岁 (湿热证)
初诊:2019-7-1-11:20am两脉滑细,稍数。舌红,多红点,薄白黄腻苔。查体:咽红,扁桃体有黄白脓点。
诉:昨夜发热,最高达38。3℃,自服藿香正气水,微汗出,不畏风寒。时鼻塞,无流涕,打喷嚏。无作咳咽喉无不适感。
伴人头晕目眩,无恶心呕吐。
纳差不欲饮食,口气不显,口干不苦,饮可,昨夜头晕致寐差,小便偏黄,大便日一行,成形松散,臭稍显。
手足温,现测体温:38℃。
望治疗发热
① 桔梗12 生甘草10 生地15 板蓝根12
白茅根12 山豆根8 玄参12 连翘10(后下)
淡豆豉10 薄荷4(后下)
加水500ml,煎取150ml,连服 ×2
好了,这期就说这么多,此次温病外感咳嗽的治疗,效果基本满意。另外,本篇的治疗还是须与临床相对接,非专业人士请勿自己对症下药,仅供参考。我是询心,我们下期再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