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
2019-11-17
医旦随笔(十)
旦昊中医 询心
题记:本经中含有“轻身”作用的药物 上品篇
(注:文中用药仅供参考,具体治疗请咨询专业医师,请勿自行使用)
大家好,询心又来了,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本经中具有“轻身”作用的药物,在此之前,我们先说说“轻身”的含义是什么呢?从字面上理解,“轻身”意味着身体轻盈强健,早在《史记》中曾如此引入留候张良的去向:“欲从赤松子游耳。乃学辟谷,道引轻身(注1)”,由裴龙驹(注2)又引出《集解》徐广的一句话:“乃学道引,欲轻举也”,“轻身”与“轻举”两词,在道教文化中都有飞升而登仙之意。除此之外,“轻身”与“轻举”既可指身体轻盈,又可指人神采飞扬而有神韵(注3),
今天询心整理了本经中含有“轻身”作用的药物,带大家一起来看看。
上品 玉石部,除外“石钟乳、玉泉、石胆”,皆有“轻身”。
上品 草部,除外“巴戟天、析蓂子、川芎、蘼芜、黄连、黄芪、续断、营实、丹参、茜草根、五味子、沙参、白兔藿、薇衔、升麻、青蘘、别羁、淮木”外,皆有“轻身”。
上品 木部,除外“槐米、茯苓、蘖木、五加皮、木兰、橘柚”,皆有“轻身”。
上品三部总合计:
(石部 共15种)
丹沙、云母、涅石、消石、朴消、滑石、空青、曾青、禹余粮、太乙余粮、白石英、紫石英、五色石脂、白青、扁青
(草部 共55种)
菖蒲、鞠华、人参、天门冬、甘草、干地黄、术、菟丝子、牛膝、充蔚子、女萎、防葵、柴胡、麦门冬、独活、车前子、木香、署豫、薏苡仁、泽泻、远志、龙胆、细辛、石斛、白英、白蒿、赤箭、奄闾子、蓍实、赤、黑、青、白、黄、紫芝、卷柏、蓝实、络石、蒺藜子、肉松容、防风、蒲黄、香蒲、漏芦、天名精、决明子、飞廉、旋华、兰草、蛇床子、地肤子、景天、茵陈、杜若、徐长卿、石龙刍、云实、王不留行、姑活、屈草
(木部 共14种)
牡桂、菌桂、松脂、枸杞、柏实、榆皮、酸枣、干漆、蔓荆实、辛夷、桑上寄生、杜仲、女贞实、蕤核
女萎:味甘平。主中风暴热,不能动摇,跌筋结肉,诸不足。久服,去面黑皯,好颜色,润泽,轻身不老。(见1)
防葵:味辛寒。主疝瘕,肠泄,膀胱热结,溺不下,咳逆,温疟,癫,痫,惊邪,狂走。久服,坚骨髓,益气轻身。(见2)
白英:味甘寒。主寒热,八疽,消渴,补中益气。久服,轻身延年。(见3)
白蒿:味甘平。主五脏邪气,风寒温痹,补中益气,长毛发,令黑,疗心悬,少食,常饥。久服,轻身,耳目聪明,不老。(见4)
蓍实:主益气,充肌肤,明目。聪慧先知,久服不饥,不老轻身。(菊科植物高山蓍的果实)
蓝实:味苦寒。主解诸毒,杀蛊蚑,注鬼,螫毒。久服,头不白,轻身。(蓼科植物蓼蓝的果实)
天名精:味甘寒。主淤血,血瘕欲死,下血,止血,利小便。久服轻身耐老。(见5)
飞廉: 味苦平。主骨节热,胫重酸疼。久服,令人身轻。(见6)
旋华(花):味甘温。主益气,去面皯,黑,色媚好。其根,味辛,主腹中寒热邪气,利小便。久服不饥轻身。
杜若:味辛微温。主胸胁下逆气,温中,风入脑户,头肿痛,多涕泪出。(见7)
石龙刍:味苦微寒。主心腹邪气,小便不利,淋闭,风湿,鬼注,恶毒。久服,补虚羸,轻身,耳目聪明,延年。一名龙须,一名草续断,一名龙珠(为莎草科植物,生长于水田中及潮湿地区,其根茎(石龙刍根)亦供药用)
云实:味辛温。主泄利,肠澼,杀虫,蛊毒,去邪毒结气,止痛除热,主见鬼精物,多食令人狂走。久服,轻身通神明。(见8)
蕤核: 味甘温。主心腹邪气,明目,目赤痛伤泪出。久服轻身益气,不饥。(见9)
总结下来我们可以发现,本经上品里,有“轻身”作用的占了绝大多数,而我们对“上品”的定义,常常会有一个误区,认为都是以补益药为主,通过这次整理,询心发现,也有很多是以“清热、化瘀”等作用为主的上品药,更有例如云实——多食令人狂走的含毒性药物,中药以偏纠偏,既不能多食,又需久服,问题恐怕就出在剂量和炮制方法上,就像玉石部的多数药物,如不能找到正确的用药剂量和炮制方法,不要说“轻身”,已经重金属中毒了吧。
开头我们提到,“轻身”除了身体的轻健,还包含了深厚的修炼意义的色彩,以及中医“神”气层面的轻利、清净,现如今大面积出现情志病,是否能通过这些药物,作用于患者受创的精神层面呢,还有待临床的试验与观察。
好的,本期就到这里,这次涉及的药物较多,难免会有些错漏,如果您对本经里有“轻身”作用的药物,有什么其他的理解和补充,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,我们下期继续中品和下品的整理,并试述某些已经在临床使用的,具有“轻身”作用的药物,我是询心,我们下期再见。
本期参考资料:
注1:
原文: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乃称曰:……愿弃人闲事,欲从 赤松子游耳。乃学辟谷,道引轻身。”裴駰集解引徐广曰:“一云:乃学道引,欲轻举也。”
注2:
裴駰,南北朝时宋河东闻喜(今山西闻喜县)人。官至南中郎参军。主要著作为《史记集解》。
注3:
身体轻盈:
李白《阳春歌》:“飞燕皇后轻身舞,紫宫夫人绝世歌。”
谓飞扬
何薳《春渚纪闻·乖崖剑术》:“我视君昂然飞步,神韵轻举,知必非常人,故愿加礼焉。”
注4:
注7:
1.女萎为毛茛科植物女萎的茎,《唐本草》:主风寒洒洒,霍乱泄痢,肠鸣游气上下无常,惊痫,寒热百病,出汗。《湖南药物志》:治妊妇浮肿,项下瘿瘤。
3.白英为茄科,以全草入药,具有清热利湿、解毒消肿、抗癌等功能,临床应用与主治感冒发热、胆囊炎、肾炎水肿等症,也可应用于各种癌症,尤其对子宫颈癌、肺癌、声带癌等有一定疗效。(详细参考“白英生物碱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”丁书军 廖洁《中国当代医药》;“白英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” 徐云玲《北京中医药大学》)
4.白蒿、青蒿、茵陈蒿皆为菊科蒿属,其中白蒿为大籽蒿的全草。
5. 天名精为菊科天名精属植物天名精的全草。功效:清热,化痰,解毒,杀虫,破瘀,止血。易于豨签混淆,《本草经集注》:“此即今人呼为豨莶,夏月捣汁服以除热病,味至苦,而云甘恐或非是。”
6.飞廉属菊科植物,《纲目》:治头风旋运。茎部含有降压生物碱飞廉碱和去氢飞廉碱。西医常用于制取降压药物。
7.杜若为一种香草,(《楚辞·九歌·湘君》:采芳洲兮杜若,将以遗兮下女)有多个分属种。
注8:
关于“苦菜”,案《说文》云:荼,苦菜也。《广雅》云:游冬,苦菜也。《尔雅》云:荼,苦菜,又槚,苦荼。郭璞云:树小如栀子,冬生叶,可煮作羹,今呼早莱者为荼,晚取者为茗,一名荈,蜀人名之苦菜。陶宏景云:此即是今茗,茗一名荼又令人不眠,亦凌冬不凋而兼其止,生益州。
“荼”,出自《荀子·大略》,原意指古书上说的一种苦菜和茅草的白花。古同“涂”。也有多种释义,关于“荼”是否就是指“茶”,一直有争论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相关资料。
|